開始禱文

領:因父,及子,及聖神之名。眾:亞孟。

領:請大家祈禱:

(靜默片刻)

主耶穌,

在這紀念祢死亡的時刻, 我們切願懷着敬愛之心,

默想祢所忍受的不可言喻的苦難。

祢在十字架上呼出最後一口氣前,

以那神秘的呼喊,總結祢的一切痛苦說:

「我的天主,我的天主,祢為什麼捨棄了我?」

耶穌,祢活像一個日落西沉的天主: 聖子沒有了聖父,

聖父失去了聖子。

祢那人而天主的呼喊, 劃破了哥耳哥達的空氣, 今日仍向我們發出質問,令我們啞口無言,

告訴我們:一件空前絕後的事經已發生。

那是一件令人得救的事: 生命由死亡而來,

光明擺脫了黑暗, 合一得勝了分裂 。

我們渴望與祢亦步亦趨, 這熱望令我們到處發現,

祢在不同的處境下被人捨棄。在我們個別和集體的痛苦中, 在祢教會的痛苦中,

在人類的黑夜中,

在這一切地方和處境中, 我們切願播種祢的生命,

散佈祢的光亮,促成祢切願的合一。

今日一如往昔, 若非祢被人捨棄,

我們便不能慶祝復活。

眾:亞孟。

第一處 耶穌被判處死刑

領:主基督,我們欽崇祢,讚美祢。眾:祢因此聖架,救贖普世。

若望福音(18:38b-40)

比拉多說了這話,再出去到猶太人那裡, 向他們說:「我在這人身上查不出什麼罪狀來。你們有個慣例:在逾越節我該給你們釋放一人;那麼,你們願意我給你們釋放猶太人的君王嗎?」 他們就大聲喊說:

「不要這人,而要巴辣巴!」巴辣巴原是個強盜。

比拉多雖然找不到耶穌的罪狀,卻屈服於指控一方的壓力,判處納匝肋人耶穌死刑。

主,我們彷彿聽到祢說:

「我被判處死刑;

許多看似愛我和明白我的人, 聽信了謊言,

向我提出指控。

他們並不明白我的話;

他們把我交付,讓我接受判決,

受十字架死刑,一個最耻辱的死刑。」

我們有不少家庭正在受苦,被自己心愛的婚姻伴侶所辜負。啊!親密共處的喜樂,如今何在?二人成為一體的意義去了那裏?當時所說的「從今以後……」變成了什麼?

耶穌,我投靠祢這位被辜負的受害者, 與祢一起去親身體驗:

夫婦二人所建立的愛情和友誼一旦破裂時, 內心深處感受到信任被辜負、

喪失信心和安全感幻滅的種種傷痛。此刻我投靠祢,

正當我承受審判, 而指控我的,

正是那曾和我互託終身的人。 耶穌,我雖然設法去諒解他們, 但只有祢才能明白我,

只有祢能給我勇氣,

只有祢能向我說真理的話。祢能給我力量不向誘惑屈服, 為了家中等待我的孩子,

不作報復的判斷,

因為我現在是他們唯一的依靠。

眾:天主經

聖子高懸十字架上,慈母悲傷哀立其旁, 舉目仰望淚流長。

第二處 耶穌背負十字架

領:主基督,我們欽崇祢,讚美祢。眾:祢因此聖架,救贖普世。

若望福音(19:16-17)

比拉多把耶穌交給他們去釘死,他們就把耶穌帶去了。耶穌自己背著十字架出來, 到了一個名叫「髑髏」的地方,希伯來話叫「哥耳哥達」。

比拉多把耶穌交給司祭長和差役。兵士們給耶穌披上一件紫紅袍,又編了個茨冠,要祂戴在頭上。他們戲弄祂,虐待祂和鞭打祂。戲弄既畢,他們把粗重的木架放在祂肩上,這木架是為處決強盜用的,以警愓人勿效尤。許多耶穌的門徒棄祂而去。

這二千年前發生的事,在教會和人類的歷史中,不斷重複着直到今天。基督的身體   教會,一次又一次地被打擊和受傷。

耶穌,

看到祢流血、孤獨、被遺棄和耻笑, 此情此景,我們不免自問:

「這些祢所深愛的人,

這些祢曾幫助、引領的男女眾人, 不就是今日的我們嗎?

我們都因為怕被牽連,竟躱開了, 忘記了我們是祢的追隨者。」

耶穌,更糟糕的是,

我們也曾加增祢的痛苦。我們身為夫婦和家庭成員,

曾殘酷地把重擔加在祢的肩上; 就是當我們不彼此相愛,

拒絕互相寬恕,

不願意再相親相愛時。

可是,我們仍屈服於自己的驕傲下, 我們常自認有理,貶抑身邊的人, 包括那些與我們永結終身的人。

我們完全把祢的話忘記得一乾二淨:

「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,就是對我做的。」

「就是對我做的」這句話, 是祢親口說的。

眾:天主經

心靈慘痛不禁沉吟, 凝思愛子意切情深, 甚於利刃刺透心。

第三處 耶穌第一次跌倒

領:主基督,我們欽崇祢,讚美祢。眾:祢因此聖架,救贖普世。

瑪竇福音(11:28-30)

凡勞苦和負重擔的,你們都到我跟前來, 我要使你們安息。你們背起我的軛,跟我學罷!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:這樣你們必要找得你們靈魂的安息,因為我的軛是柔和的,我的擔子是輕鬆的。

耶穌跌倒了:祂的傷、十字架的重量、陡斜而崎嶇的路、群眾的擠迫……。但使耶穌跌倒的,並不僅這些原因。可能是祂生命上的悲劇所造成的重量。我們在耶穌身上,已再看不見天主的光華, 這個人實在太軟弱無能,祂蹣跚而行, 終於倒了下來。

耶穌,祢在路上,

受喧嘩的群眾呼喝怒罵, 祢跌倒地上,

再爬起來,繼續勉力往上走。

在祢心深處,祢知道這苦難有一個目的, 祢感覺到自己正肩負着我們許多失足、 負心和罪過的擔子。

耶穌,祢的跌倒令我們心痛,

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就是祢受苦的原因, 或許是由於我們的軟弱,

但那不僅是肉體的軟弱, 更是我們整個人的軟弱。

我們切望不再失足跌倒; 畢竟只需一個很小的障礙, 一個誘惑或一個意外,

便足以使我們再次跌倒。

我們曾應承要跟隨耶穌,要尊重和照顧身邊的人。我們固然愛護他們,或至少以為自己正愛着他們。他們一旦離我們而去,我們必然感到難過。可是,在每日真實的情況下,我們卻跌倒了。

我們在家中如何多次跌倒!

有多少分離,多少負心的行為! 多少離異、多少墮胎、多少逃家! 耶穌,請幫助我們明白愛的真諦, 教我們求他人寬恕!

眾:天主經

獨子之母殊福貞女,內心痛苦誰堪比汝, 甚矣哀哉莫可語。

第四處 耶穌遇見自己的母親

領:主基督,我們欽崇祢,讚美祢。眾:祢因此聖架,救贖普世。

若望福音(19:25)

在耶穌的十字架傍,站著他的母親和他母親的姊妹,還有克羅帕的妻子瑪利亞和瑪利亞瑪達肋納。

耶穌在前往哥耳哥達的路上,遇見了自己的母親。他們四目相投,彼此憐惜。瑪利亞知道自己的兒子是誰,知道祂從何而來,知道祂的使命是什麼。她知道自己是祂的母親,同時又是祂的女兒。她看見祂為一切的人受苦:過去、現在和將來的一眾男和女。她自己也受着苦。

耶穌,此情此景固然令祢傷感, 看見祢的母親受苦必令祢憂傷。

但祢要她有分於天主這件驚人的事蹟。因為這是天主的計劃,

是祂拯救世人的計劃。

對世上所有的男和女,尤其對我們的家庭而言,耶穌在哥耳哥達的路上與自己的母親相遇,這實在是一件今日仍活現眼前,且感人至深的事實。耶穌獻出了自己的母親,讓我們每個人   包括我們當中的各對夫婦在內   能常有一位母親在那裏施加援手。可惜我們有時竟忘了這事。但每當我們想起這一點,便

意識到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,我們不知多少次曾向她求助。在我們的困迫中, 她是何等接近我們!我們不知多少次把自己的孩子託付給她,求她保護他們神形的安康!

瑪利亞不知多少次俯聽了我們,讓我們感到她以母親的慈愛親近和安慰我們。

在每個家庭的苦路上,瑪利亞常是一個靜默的好模範,即使在極度痛苦中,她的靜默仍能孕育出靈性新生命。

眾:天主經

榮光之子如斯慘創,仁慈之母見而悽愴, 悲復悲兮痛久長。

第五處 西滿背負耶穌的刑具

領:主基督,我們欽崇祢,讚美祢。眾:祢因此聖架,救贖普世。

路加福音(23:26)

他們把耶穌帶走的時候,就抓住一個從田間來的基勒乃人西滿,把十字架放在他肩上,叫他在耶穌後面背著。

也許基勒乃人西滿所代表的,正是我們大家:我們有時突然遇上困難、考驗、疾病、意料以外的重擔、一個沉重的十字架。為什麼?為何偏偏選中我?為何正要這一刻?主召喚我們跟隨祂,然而我們並不知何時何地,及以何方式。

耶穌,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追隨祢, 順從祢對我們作的要求。

許多家庭有親身的經歷: 反抗對我們於事無補,

最好還是乖乖的向祢說「是」, 因為祢是天地的主宰。

但這並非我們

要對祢說和想說「是」的唯一的理由, 因為祢以無限的愛,愛了我們,

比我們的父親或母親,兄弟或姊妹, 妻子或丈夫或子女,愛得更甚。

祢以一個高瞻遠矚的愛,愛了我們, 以一個超越一切的愛,

即使在我們並不快樂的時候, 為我們謀求平安幸福,

使我們永遠與祢同在。

當家庭要作出困難決定的關鍵時刻,若大家心中有平安,若大家聽從及明白天主對我們的要求時,我們往往得到光照啟迪,讓我們看清事情,並樂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。

這位基勒乃人也提醒我們,當沉重的十字架落在我們和家人身上時時,那些對我們不離不棄的人。他讓我們想起世上無數的志願工作者,他們無私的奉獻, 安慰和協助那些受苦和在患難中的人。他教我們在有需要時,要虛心接受他人的幫助,也要對別人成為另一位基勒乃人。

眾:天主經

目睹愛子橫遭極殃,慈容黯淡涕淚滂湟, 孰能見此不同傷。

第六處 韋羅尼加為耶穌抹面

領:主基督,我們欽崇祢,讚美祢。眾:祢因此聖架,救贖普世。

聖保祿致格林多人後書(4:6)

那吩咐「光從黑暗中照耀」的天主,曾經照耀在我們心中,為使我們以那在基督的面貌上,所閃耀的天主的光榮的知識,來光照別人。

韋羅尼加是眾多跟隨耶穌的婦女之一, 她明白耶穌是誰,並且愛祂;看見祂受苦而感到難過。當耶穌走近時,她看見祂的臉,那多次觸動她心靈的容貌。她看見這張被扭曲的臉,滿披血污和破損不堪,然而仍流露着温順和謙虛的樣子。

她忍不住,要去設法減輕耶穌的痛苦。她拿了一塊布,設法抹淨祂臉上的血漬和汗污。

在生活上,我們常有機會為受苦的人抹淨他們的淚和汗。例如在醫院病房中陪伴一位末期病人,協助一位新移民找工作,耹聽獄中被囚者的心聲等。當我們設法減輕他們的痛苦時,有時只需以憐憫的目光望着他們,已能替他們抹淨臉上的污垢。

可惜的是,

我們很少記得:

在每個有需要的兄弟姊妹身上,

我們可以看見祢—隱藏着的天主子。我們若能記得這事,

我們的生活將會如何不同!

這樣我們可以逐步學會尊重別人, 尊重世上每一位男女和兒童。

所有人,不論是漂亮或不漂亮, 有才能抑或平庸的,

剛在母胎中成孕的或是一位長者, 他們都代表着祢—耶穌。

不但如此,我們每位兄弟姊妹, 其實就是祢自己。

看見祢在哥耳哥達徹底的謙卑自下, 我們可同韋羅尼加一樣明白到,

在每個人身上,

我們可以認出祢的臉容。

眾:天主經

見子耶穌受盡艱辛,為救其民願捨己身, 慘被鞭打酷絕倫。

第七處 耶穌第二次跌倒

領:主基督,我們欽崇祢,讚美祢。眾:祢因此聖架,救贖普世。

聖伯多祿前書(2:24)

他在自己的身上,親自承擔了我們的罪過,上了木架,為叫我們死於罪惡,而活於正義;「你們是因他的創傷而獲得了痊愈」。

耶穌走在往哥耳哥達的窄路上,再一次跌倒。我們可以想像祂連夜受刑後,身體是何等軟弱無力。使祂跌倒的,其實不只這些折騰,還有祂的筋疲力竭,以及那粗重的十字架。一個無比的重量加在祂的肩上,但祂內心深處的痛苦,令祂感到額外沉重,舉步維艱。

我們還以為祢只是眾多可憐人中的一個, 不幸在生命中犯了大錯,

如今是罪有應得。

祢看來已體力耗盡,精神痿靡, 已無力面對新的一天。

祢於是倒了下去。

耶穌,在祢體力不支,第二次跌倒中, 我們彷彿看到了我們自己。

然而,祢又站了起來, 切願繼續走下去。

祢這樣做,是要鼓勵我們再次站起來。我們實在軟弱,

但祢的愛大於我們的失敗, 並時常樂意接納和諒解我們。

我們的罪過重壓着祢,

然而祢的無限仁慈大於我們的罪孽。是的,耶穌,靠着祢,

我們再次站了起來。我們確實犯了錯,

我們經不起世俗的誘惑, 有時只為了頃刻的滿足,

只因有人說,他或她喜歡我們, 甚至愛我們。

有時為了持守婚姻的忠貞, 我們要辛苦掙扎,

但我們不再感覺到從前的新鮮感和興緻。感到事事只是重複,

任何行動只是負擔, 我們只想逃避。

耶穌,但我們仍想再站起來, 不想陷入那更大的誘惑中:

即不相信祢的愛可以做到一切。

眾:天主經

痛苦之母愁腸百結,因見聖子備遭磨折, 祈你許我共痛切。

第八處 耶穌安慰耶路撒冷的婦女

領:主基督,我們欽崇祢,讚美祢。眾:祢因此聖架,救贖普世。

路加福音(23:27-28)

有許多人民及婦女跟隨著耶穌,婦女搥胸痛哭他。耶穌轉身向她們說:「耶路撒冷女子!你們不要哭我,但應哭你們自己及你們的子女。」

跟在耶穌後面的群眾中,有些來自耶路撒冷的婦女,她們都認識耶穌。她們眼見祂淒涼的處境,遂隨着人群跟祂走往哥耳哥達去。她們邊行邊哭。

耶穌看見她們為祂感到難過。連在這慘狀之下,祂仍有話告訴她們,不僅是分擔她們的痛苦。祂希望她們做的,也同樣希望我們做的,不只是憐憫,而是深切的痛悔,一個明認以往過錯,尋求寬恕和展開新生活的悔改心。

耶穌,我們多次由於疲倦或視若無睹, 為了自私或怕懼,

閉上雙目,拒絕面對現實。我們尤其選擇置身事外, 不想深入和積極地

分擔身邊或遠處有需要的兄弟姊妹的生活。我們繼續過舒適的生活,

雖然我們譴責不義和惡人, 卻沒有改變自己的生活, 不想親力親為去改善現狀, 制止罪惡,伸張正義。

多次由於我們沒有努力作出改變,以致情況繼續惡化。我們置身事外,看似沒有做錯什麼,卻疏忽了我們能力範圍內可作和應作的善事。由於我們置身事外,也許總有人要付出代價。

耶穌,願祢以祢的話振奮我們, 給我們力量為福音作見証。

許多殉道者,包括為人父母者和兒童, 今日一如往昔,

藉着他們的鮮血與祢的寶血結合, 不斷為世人敞開幸福的康莊大道。

眾:天主經

代求你子被刺聖心,增我心靈虔敬熱忱, 常加愛慕情意深。

第九處 耶穌第三次跌倒

領:主基督,我們欽崇祢,讚美祢。眾:祢因此聖架,救贖普世。

路加福音(22:28-30a)

在我的困難中,與我常常相偕的,就是你們。所以,我將王權給你們預備下,正如我父給我預備下了一樣,為使你們在我的國裡,一同在我的筵席上吃喝。

陡斜的路途雖然並不長,但耶穌的身體疲憊不堪。祂已心力交瘁,自知成了長老、司祭和民眾的眼中釘,大家都想在祂身上發洩壓抑多時的怒火。他們好像要在祂身上實行報復一樣。

耶穌,祢終於跌倒了,這已是第三次。祢似乎已放棄掙扎,

但祢又竭力再站起來, 繼續哥耳哥達的路。

許多我們世上的兄弟姊妹, 正承受着極大的考驗,

只因他們願意跟隨祢。

他們跟祢一起走往哥耳哥達, 也像祢一樣倒了下來,

二千年來針對祢的身體   教會的迫害, 把他們壓倒在地上。

我們願意陪伴這些親愛的兄弟姊妹,獻上我們的生命、我們的軟弱、我們的貧乏、我們每日大大小小的痛苦。我們多次被繁華麻醉,度着紙醉金迷的生活,不想努力站起來,也不願意協助他人重新振作。但

我們可以站起來,因為耶穌已找到了再次站起來的力量,重新上路。

我們的家庭好像千瘡百孔的舊衣裳一樣,纏繞於舒適安逸的生活上,追求安逸更成了生活的目標。我們的孩子要成長:讓我們鍛練他們,學習樸素、犧牲和捨己的精神。讓我們以體育運動、群體生活和康樂活動,陶冶我們的孩子, 過充實的社會生活,但不要只為充塞時間,或純為滿足他們的要求而作。

耶穌,所以我們需要聆聽祢的話, 我們願意作見証:

「神貧的人是有福的溫良的人是有福的

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

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。」

眾:天主經

懇祈慈母分你悲情,並將你子身受酷刑, 深深銘刻我心靈。

第十處 耶穌被剝去衣服

領:主基督,我們欽崇祢,讚美祢。眾:祢因此聖架,救贖普世。

若望福音(19:23)

兵士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後,拿了他的衣服,分成四分,每人一分;又拿了長衣拈鬮,因那長衣是無縫的,由上到下渾然織成。

耶穌任憑兵士的擺佈,就如所有被判刑的人一樣。祂被人剝去衣服,受盡耻辱和貶抑。在祂身上,對人性尊嚴的冷漠、輕視和妄顧,更加上了不知足、貪婪和私利:「他們瓜分了祂的衣服。」

耶穌,祢的長衣是渾然織成,

反映出祢的母親和追隨者對祢無微不至。耶穌,如今祢卻赤身露體,

親身體驗到那些被人任意擺佈,

及人性尊嚴遭受到蹂躪的人的苦楚。

由於人們不尊重他人的尊嚴和私隱,世上不知有多少人受着痛苦。我們有時也對近人缺乏應有的尊重,蠻橫地支配着我們的孩子、丈夫、妻子,及那些我們所認識或不認識的人。我們聲稱自己擁有自由,而侵犯他人的自由:我們是何等不為他人着想和疏忽地對待他人!

耶穌願意赤裸裸地顯露於祂當代人的眼前,以及於每一世代的人眼前,就是要提醒我們:人是尊貴的,天主賜予各人的人性尊嚴是高尚的,不容侵犯,因為我們都是按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的。我們有責宣揚對人及其身體的尊重。特別是我們中間的夫婦,他們具有結合個人尊嚴和完全自我奉獻於一身的天職,這二者是基本和不可分離的事實。

眾:天主經

聖子耶穌為救我們,遍嘗苦辱並以身殉, 祈導我們出迷津。

第十一處 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

領:主基督,我們欽崇祢,讚美祢。眾:祢因此聖架,救贖普世。

若望福音(19:18-19)

他們把他釘在十字架上,同他一起另有兩個人:一個在這邊,一個在那邊,耶穌在中間。比拉多寫了個牌子,放在十字架上端,寫的是:「納匝肋人耶穌,猶太人的君王。」

來到名叫哥耳哥達的地方,兵士們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。比拉多寫了個罪狀牌來羞辱祂:「納匝肋人耶穌,猶太人的君王。」這既是為了羞辱祂,也是為了取笑猶太人。比拉多雖然心懷惡意,這句話卻見証了一個真理:耶穌君王的尊位,一個超越時空的王權。

我們只能想像到,耶穌受十字架苦刑時所經驗的殘酷和無情的痛苦。我們置身於這奧秘當中,大惑不解:為何這位為愛我們而降生的天主,竟任由人釘祂在木架上,被高舉起來,飽受極度的精神和肉體的折磨?

這全是為了愛。是愛!是愛的定律,教我們為他人捨棄自己的生命。我們可在那些不惜冒着生命危險,把孩子帶到世上來的母親身上看到這事實。這也可見於那些因戰争或恐怖主義而失去子女, 卻沒有尋求報復的父母身上。

耶穌,祢在十字架上代表着一總的人, 男人和女人,一切古往今來的人。

在十字架上,祢教我們如何去愛。現在我們明白祢在最後晚餐中, 對門徒講論的那完滿的喜樂。

祢願意降生成嬰兒,

跟着長大,繼而走上哥耳哥達的路, 為的是要以身作則,

教導我們愛的真諦。

凝視着祢被釘於十字架上,我們作為家庭、丈夫和妻子、父母和子女的,學習彼此相愛,促進我們間慷慨施與及知恩報愛的精神。懷着這種精神,我們能承受痛苦,並把痛苦轉化成愛的力量。

眾:天主經

十字聖架救贖之詮,聖子死難償我罪愆, 懇饒我咎復天緣。

第十二處 耶穌在十字架上捨生

領:主基督,我們欽崇祢,讚美祢。眾:祢因此聖架,救贖普世。

瑪竇福音(27:45-46)

從第六時辰起,直到第九時辰,遍地都黑暗了。約莫第九時辰,耶穌大聲喊說:

「厄里、厄里,肋瑪撒巴黑塔尼!」就是說:「我的天主,我的天主!你為什麼捨棄了我?」

耶穌身懸十字架上。這是極度痛苦的時刻, 慘無人道的時刻。耶穌說:「我渴!」他們遂用海綿把醋送到祂的唇邊。

一聲令人意想不到的呼喊:「我的天主,我的天主!祢為什麼捨棄了我?」這是一句詛咒的話嗎?還是垂死者唸着聖詠中的話?我們怎能接受一位喊冤的天主,一位嗟嘆、不知所措和不明所以的天主? 怎能接受降生成人的天主聖子,死時竟以為天主捨棄了祂呢?

耶穌,祢成了我們當中的一個,

甚至一切與我們相似,只是除了罪過!

祢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子,祢是天主的聖者, 但祢卻完全成了我們當中的一個,

甚至甘心體驗罪人的處境, 親嘗與天主隔離的經驗,

這正是那些沒有天主者的地獄。

祢親身體驗了黑暗,為的是要給我們光明。

祢體驗了與天主分離,

為的是要把我們合而為一。

祢接受苦難,為的是要留給我們愛情。

祢經歷了被排斥、被遺棄,被懸於天地之間, 為的是要讓我們分享天主的生命。

在重溫祢的苦難時,

我們被籠罩在這奧秘當中。

耶穌,祢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, 為應當把持不捨的,

反而空虛自己,為使我們富足。

「我把我的靈魂交托在祢手中。」耶穌,祢在這痛苦的深淵,

怎仍能把自己交托於天父的愛? 怎仍能把自己託付於祂,

死在祂懷中呢?

只有雙目注視着祢,只有與祢聯合一起, 我們才能面對不幸的慘劇、

無辜者的受苦、屈辱、虐待和死亡。

耶穌為了我、為了我們、為了我們的家庭、為了我們每一個人、為了每一個家庭、為了一切人、為了整個人類,親身經歷了死亡。在這個行動中,生命得以重生。

眾:天主經

童貞聖母神聖之后,賴你慈恩允我哀求,得常與你同悲愁。

第十三處 聖母懷抱耶穌遺體

領:主基督,我們欽崇祢,讚美祢。眾:祢因此聖架,救贖普世。

若望福音(19:38)

這些事以後,那位因怕猶太人,而暗中作耶穌門徒的阿黎瑪特雅人若瑟,前來請求比拉多,為領取耶穌的遺體;比拉多允許了。於是他來把耶穌的遺體領去了。

瑪利亞親睹自己的兒子去世,祂也是天主的聖子。她知道耶穌是無罪的,卻肩負了我們的痛苦。母親獻上自己的兒子,兒子交出自己的母親,給了若望, 也給了我們。

耶穌和瑪利亞:在哥耳哥達,我們看到一個家庭受着苦,生離死別的痛苦。死亡把他們分開,至少表面看來是這樣: 母子相連於一個不可言喻的關係,既是人性的也是神聖的關係。他們出於愛而捨棄這關係。二人都把自己交付在天主聖意中。

在聖母敞開的心中,來了另一位兒子, 即那代表着整個人類的若望。瑪利亞對我們每人的愛,延續着她對聖子所有的愛。因為在耶穌的門徒身上,她看到自己聖子的面貌。她要為耶穌的門徒而生活,支持和扶助他們,鼓勵和幫助他們認識天主的愛,使他們樂意轉向天父。

在哥耳哥達的這位母親和這位兒子,究竟有什麼要對我、我們和我們的家庭說呢?我們每人面對這情景,只有驚訝不已。我們本能地感到:這位母親和這位兒子,給了我們一份絕對獨特的禮物。在他們身上,我們找到力量打開心胸和視野,去擁抱宇宙。

在哥耳哥達那裏,

在祢、為我們而死的耶穌身旁, 我們的家庭接受了天主的禮物: 一份愛情的恩賜,

一份能讓我們擁抱無限的愛。

眾:天主經

耶穌五傷安慰之源,耶穌聖死救贖之鍵, 賜我信心永貞堅。

第十四處 耶穌被埋葬於墳墓

領:主基督,我們欽崇祢,讚美祢。眾:祢因此聖架,救贖普世。

若望福音(19:41-42)

在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地方,有一個園子,在那園子裡有一座新墳墓,裡面還沒有安葬過人。只因是猶太人的預備日,墳墓又近,就在那裡安葬了耶穌。

沉寂籠罩着整個哥耳哥達。若望在福音中告訴我們,在哥耳哥達那裏,有一個園林,當中有一座未用過的墓穴。耶穌的門徒就在那裏埋葬了祂的遺體。

這位耶穌是他們逐漸認識到的降生成人的天主,如今躺在那裏的卻只是個屍體。在這不尋常的孤寂中,他們迷失了,不知所措。他們只能彼此安慰、鼓勵和偎依在一起。然而正是在那裏,他們記起了耶穌在他們當中時,所說和所做過的一切,他們當時只是一知半解, 如今他們的信念開始強化起來。

他們在那裏期待著主的復活和聖神的降臨時,漸漸形成了教會。在他們中間有瑪利亞,她是耶穌托付給若望的。他們與她一起,聚集在她身旁。他們在那裏期待,期待主的出現。

我們知道,三天後,那死者的遺體復活了。耶穌生活直到永遠,更親自陪伴我們,與我們一起走世上的旅途,經歷喜樂與困苦。

耶穌,請賜我們彼此相愛, 每日有祢臨於我們當中, 正如祢曾應許我們的:

「 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, 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,

我就在他們中間。」

眾:天主經

將有一天靈肉分離,請勿棄我使瞻聖儀, 永沐榮光無盡期。亞孟。

最後禱文

主、耶穌基督,我們藉着洗禮與祢同死同埋;祢既藉着父的力量,從死者中復活;求祢也使我們能度一種新生活。昔日的我們已與祢同釘在十字架上;求祢消除我們的罪愆,不再作罪惡的奴隸, 我們既與祢同死,亦必與祢同生;死於罪惡,活於天主。主,我們曾多次掙扎,多次跌倒;雖然我們知道祢就在我們身旁,但卻掉頭離祢而去。基督,請原諒我們,並幫助全人類認識、愛慕和尊敬祢。願我們能在眾兄弟姊妹中尋到祢,跟隨祢,在苦路上與祢並肩前進。

耶穌基督,人類的救主,祢用十字聖架戰勝了死亡,進入了光榮,使痛苦有了意義,賦給世界喜樂。求祢幫助我們繼續祢救世的工程,共同背負十字架。亞孟。

第一處 耶穌被判處死刑

香港統計處發表過去30年香港人口趨勢,發現從1981年到2011年期間,離婚率上升9倍多。在這期間的登記結婚數目中,新郎新娘雙方均為初婚的數目下跌2.9%。同期間,再婚數目明顯上升,其中一方或雙方屬再婚的數字上升超過7 倍。香港統計處:〈香港人口趨勢1981- 2011〉,(2012年12月),頁70。

 

第二處 耶穌背負十字架

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資料顯示,家庭暴力事件升幅驚人。由2004年至2011年期間,虐兒數字增幅達41%。而2011年虐偶數字達3,174宗,平均每日發生近9宗虐偶/同居情侶個案。各類型的虐待行為之中,身體虐待的情況最為普遍,而涉及性侵犯之虐兒個案亦呈明顯上升之勢,情況值得令人關注。香港社會服務聯 會 : 〈 香 港 家 庭 及 社 區 服 務 概況〉。下載自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網站, 2013年1月29日。網址:http://www. hkcss.org.hk/download/folder/fc/fc_ chi.htm

 

第三處   耶穌第一次跌倒2008年,全球有4,380萬宗墮胎,平均每日12萬宗墮胎。一日內全球有約36 萬名嬰兒出生,嬰兒出生與墮胎的比例是3:1。在香港,2010年有1萬1千多宗合法的墮胎,平均每日30宗墮胎;嬰兒出生與墮胎的比例是5:1。但非法及在境外的墮胎數字並未計算在內。吳庭亮博士:〈基督徒對墮胎及自殺的態度調查結果〉,2012年10月1日。下載自明光社網站,2013年1月29日。網址: http://www.truth-light.org.hk/article/ title/n3896

 

 

第四處 耶穌遇見自己的母親

一項有關「普遍香港人的親情關係」的研究發現,當被訪者被問到每週是否有與雙親進行有意義的溝通時,高達35% 表示與父親完全沒有溝通,表示與母親完全沒有溝通的也有24%。至於每天平均與父母進行有意義溝通的被訪者,他們的溝通時間分別只有18分鐘和30分鐘。不過,被問及與父母的關係,仍有74%認為跟父母關係偏向親密。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:〈調查指僅百分一子女願與父親溝通〉,2006年6月17日。下載自香港大學民意網站,2013年1月29日。網址:http://hkupop.hku.hk/ chinese/report/lionrock06/release.html

 

第五處 西滿背負耶穌的刑具

一項有關「香港義務工作」的研究發現,2009年全港約有36%市民參與有組織的義務工作,比2001年增加了14%; 義工的年度服務時數於這8年內倍增, 情況令人十分鼓舞。2009年義工服務總時數為8,700萬小時,經濟價值達55 億港元,約佔2009年本地生產總值的0.34%,或相等於41,500份全職工作。然而,義工參與率和英國、加拿大等國家相比,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。義務工作發展局:〈「香港義務工作研究」調查結果公佈〉,2010年5月5日。

 

第六處 韋羅尼加為耶穌抹面

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調查發現,有逾30% 父母承認每周責罵子女多於5次,而父母每周讚賞多於5次卻只少於10%, 可見本港不少父母多責罵而少讚賞。此外,有家長會在日常生活中作出無意的情緒虐待行為,但仍認為無傷大雅。有45%父母指出輕微體罰可以接受, 超過30%會在子女犯錯時大聲責罵, 更有70%學生表示家長拿他們與他人作比較。父母說過最傷害子女的說話有83項,半數涉及踐踏子女能力及形象,甚至更有粗言穢語及以牲畜作比喻等。SOFIA:〈30%父母每周罵子女逾五次–大公報〉,2011 年7月14日。下載自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網站,2013年1月29日。網 址 :http://voy.unicef.org.hk/zh/ takungpo_03072011a/

 

第七處 耶穌第二次跌倒

香港政府統計處指出,在調查期間, 約75%已婚人士「滿意」他們的婚姻生活,而12.2%表示「非常滿意」。已婚人士當中,約有95.8%人士與配偶同住、約50%經常/很經常與配偶「傾訴心事」、「一起消閒娛樂」和「一起出席親友聚會或活動」;但只有約15.1%已婚人士經常/很經常與配偶「一起參與社區活動」。由此推算,在統計期間, 全港夫婦中約有12%婚姻生活不如意、約有130萬人不經常跟配偶分享心事、約有140萬人不經常跟配偶一起消閒娛樂。香港政府統計處:〈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四十四號報告書-家人之間的關係〉,(2010年5月),頁13-15。

 

第八處 耶穌安慰耶路撒冷的婦女

早在1975年,香港中文大學研究中心發表了〈青少年罪案社會成因研究報告〉並指出,青少年犯罪行為與不愉快的家庭生活有密切關係。因此建議為家長和青年人提供家庭生活教育,作為預防青少年犯罪行為的其中一項措施。Ng, Agnes et al. 1975. Social Causes of Violent Crimes among Young Offenders in Hong Kong. Hong Kong: Social Research Centre,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.

世界衛生組織指出,邁進21世紀,人類健康面對的最大威脅是精神病患及腦神經疾病,估計到2020年,抑鬱症將繼心臟病之後成為全球第二大疾病。值得留意的是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病患也有顯著增加的趨勢。醫管局轄下醫院(精神科)專科門診0-14歲兒童的到診次數有上升趨勢,由2001年至2007

 

年,升幅近57%,情況令人憂慮。除需要關注兒童及青少年本身的情況外,父母患精神病對子女情緒行為的影響也值得多加注意。香港小童群益會:〈兒童精神健康〉。下載自香港小童群益會網站,2013年1月29日。網址:http:// www.bgca.org.hk/bgca06/main/press. asp?lang=C&id=594

一項調查發現,有約30% 的受訪父母、子女都有焦慮或抑鬱症狀。負責研究的學者指出,父母自身的情緒跟子女的精神狀態有密切關係;父母的情緒波動會影響子女。建議家長教導子女要從他們的角度出發,以改善家庭關係。林駿強:〈父母焦慮抑鬱易感染子女〉,《香港商報》,2012年02月 26日。下載自香港商報網站,

2013年1月29日。網址:http://www. hkcd.com.hk/content/2012-02/26/ content_2909949.htm

 

第九處 耶穌第三次跌倒

香港政府統計處發布香港的住戶收入分布報告,結果顯示本港於2011年的實際堅尼系數為0.537;表示香港的收入差距已遠高於聯合國有關組織規定的警戒線(即0.4),貧富懸殊問題非常嚴重。香港社區組織協會:〈2012香港非綜援露宿者研究報告〉,2012年12月25日, 頁2。

香港教育學院根據政府統計處提供的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進行分析,發現全港約有26.2%的兒童活在貧窮線(即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)以下,推算全港貧窮兒童約有27萬5千多名。其中幾類家庭(包括低學歷家庭、單親家庭及新移民家庭) 的貧窮兒童比例更是全港家庭貧窮兒童比例的幾近兩倍。香港教育學院:〈本港兒童貧窮問題嚴重 ,社會須全方位提供支援〉,2012年12月13日。下載自香港教育學院網站,2013年1月29日。網 址 :http://www.ied.edu.hk/media/ news.php?id=20121213

不少家長為求子女考取心儀中學,早在小學或幼稚園階段已為子女報讀興趣班,令「娛樂變成工作」,讓子女產生無形壓力。一項調查發現,在近1,200 名受訪的小四至小六學生中,逾四成表示抑鬱或焦慮,其中以小六生最嚴重, 比率遠高於韓國及內地城市同類調查。明報:〈興趣班如返工,四成小學生受壓〉,《明報》,2010年9月26日。下載自明報網站,2013年1月29日。

網址:http://life.mingpao.com/cfm/ dailynews3b.cfm?File=20100926/ nalgn/gnb1.txt

 

第十處 耶穌被剝去衣服

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指出,全港露宿者人數被嚴重低估,估計不少於1,500人。其中超過30%表示曾被警察/保安等騷擾、超過25%擔心人身安全、20%因無地址電話找工作有困難。超過50%的露宿者在3個月或以下未有與家人聯絡或見面。在精神健康方面,有超過85%受訪者感受到精神壓力,46%被訪者認為「無有效方法」處理其精神壓力,27.9%露宿者表示曾有自殺的念頭。香港社區組織協會:〈2012 香港非綜援露宿者研究報告〉,2012年12月25日,頁6-10。

 

第十一處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

香港平等機會婦女聯席2013年初指出, 在一項調查中,受訪婦女中有接近23%曾遭受家庭暴力。曾受家暴的婦女中,高達43%是遭遇過「10次或以上」的家暴, 其中以「性侵犯/強迫發生性行為」及

「以經濟/其他威脅下強迫發生性行為」分別佔21%及17%,反映有超過20%婦女曾在婚內或親密關系內被「婚內強奸」, 情況嚴重而且非常普遍。可是根據風雨蘭及群褔婦女權益會處理個案的經驗,不少家暴個案會被視為伴侶間的糾紛。婦女在暴力或經濟威脅下被性侵犯亦不會被視為罪行,最多亦被視為襲擊,並沒有視為性罪行。平 等 機 會 婦 女 聯 席:

〈香港婦女遭受暴力經驗調查2013發佈會〉,2013年1月22日。下載自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 (風雨蘭)網站,2013年1月29 日 。 網 址 :http://www.rainlily.org.h k/%E6%96%B0%E8%81%9E%E5%8F% 8A%E8%B3%87%E8%A8%8A/new

s_pub/?p_id=1826

 

第十二處 耶穌在十字架上捨生

一個協助未婚懷孕的機構表示,在過去數年間,未婚懷孕輔導個案及電話熱線查詢的數目都正在上升。2009年至2010年度,電話熱線查詢的個案有約3,000宗,較對上一年度超出一倍。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期間, 共有215宗新個案,當中約60%為21 歲或以下人士; 有23%的求助者抉擇繼續懷孕,另外77%的求助者抉擇其他方法(包括墮胎、流產、墮胎後輔導、仍未作出抉擇)。母親的抉擇:

〈《『孕』記‧印記》新書發布會〉, 2011年2 月10日。下載自母親的抉擇網站,2 013年1月29 日。網址: http://www.motherschoice.com/files/ motherschoice/media/press/孕記、印  記press%20release%20-%2010%20

Feb%20’11.pdf

 

第十三處 聖母懷抱耶穌遺體

根據香港衛生署統計資料,最近5年內,香港青少年自殺率逐年上升。香港自殺人群中24歲以下死亡人數的增幅高居各年齡段之首。在15歲至24歲人群中,自殺佔死因第3位。香港青輔會的調查發現,近5成受訪青少年曾想過自殺,學業、感情和家庭問題是青少年自殺的主因。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表示,2010年香港10歲至19歲青少年的自殺死亡個案,較2005年急增43%;當中學生的自殺死亡個案較2008 年增加近1倍。〈港青自殺率升,溫室成長抗逆難〉,《明報》,2011年12 月7日。下載自明報網站,2013年1月29 日 。 網 址 :http://paper.wenweipo. com/2011/12/07/ED1112070022.htm

 

 

第十四處 耶穌被埋葬於墳墓

雖然器官的需求仍遠超供應,但其實香港市民對器官捐贈的態度於過去20年已明顯改善。據一項於1992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,當時只有28.5%的18歲及以上的被訪者報稱願意死後捐出器官。於2011年,在18至64歲在社區居住的被訪者中,65.6%表示他們願意死後捐出器官。當中80.5%表示原因是希望幫助他人。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:〈非傳染病直擊〉,第5卷第6期,(2012年6 月),頁4。

香港移植學會指出,2012年分別有149 人偉大無私地捐贈遺體器官及201人獲器官移植,兩者均創歷來新高;其中更有捐贈者一次過捐盡七種器官及組織, 令多名徘徊生死邊緣的病人重獲「新生」。有成功移植肺部的病人表示,感

 

激捐贈者家人無私,讓他可繼續與妻子挽手同行;有移植腎臟的女孩立志行醫,幫助與自己經歷相同的病人,回饋社會。資料下載自〈香港,充滿愛-器官捐贈移植數字創新高〉,《爽報》, 2013年1月28日,頁8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