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jy01_20171217s

刊登日期: 2017.12.16
作者:

(本報訊)當天的主題為「愛在起跑線」,惜身文化事工成員兼講者陳卓儒認為,既然家長跟子女解釋死後將返到天主身邊,那第一個問題也應該是人從天主而來,「因為我們的身體跟天主有關連,所以可從身體看自身與天主的關係,讓小朋友認識和愛護自己,當中需要配合德行培育」。他指出,德行需要花時間培養,愈早讓小朋友認知怎樣和自己身體相處,對他們的成長愈好。

認識德行概念

惜身文化近日翻譯了六本書,分為幼稚園組及初小組(小學一、二年級),主要讓小朋友學會怎樣跟自己的身體相處、認識德行概念,當中包括人性和超性德行,如教導孩子分辨好壞、做應做的事等。陳卓儒說:「小朋友需要長輩教導才明白道理,要教他愛自己, 最簡單就是認識自己的身體,不只是認識眼耳口鼻,而是讓他知道身體所作的每一個反應都是話語,有其意思。」例如肚子「咕咕」叫就是肚餓,但回應的方式不是立刻吃東西,而是思考那一刻是不是吃零食的時間,若快將吃飯,就不應該吃零食;這也是德行中其中一項「忍耐」。

參加者林先生表示,每晚都會跟女兒講故事。他指小朋友會問為甚麼有天主,若向他們解釋人的生命由天主所創造,他們會易於明白。林太認為這套書對小朋友有幫助,「女兒很多時想要甚麼就要父母買給她,亦不懂得忍耐和愛惜自己身體, 現在可以透過故事慢慢給她解釋」。

鄭賜熙媽媽認為這次工作坊很充實,能利用書籍作溝通工具。她指,兒子小時候問自己從哪裡來,她都是以生理角度解釋,「以前不懂得怎樣打開這方面的話題,現在明白到可從信仰角度表達」。二年級的賜熙表示參加工作坊感到很開心,因為媽媽與他一起讀書。他覺得書中有些情節連繫日常生活,容易代入情境,明白內容。賜熙又表示看完這本書後,以後會愛惜身體,例如平常玩耍時會注意安全、天氣冷會穿多些衣服,以免生病。

負責帶領初小組試讀的王可欣表示,講者在講座中已重申講故事不是說教,而是給予空間去分享,所以家長都願意跟孩子分享,「我聽到『我都覺得是這樣呀,媽媽』,他們閱讀時更開始攬著對方,關係很親密」。她憶述跟女兒在家閱讀的片段,認為圖書是一個跟女兒分享的平台: 「書中提到嫲嫲焗曲奇餅,把愛送給人,接收者吃得開心就是接受和回應那份愛。女兒立即說婆婆常常弄啫喱糖給她。」而負責幼稚園組的孫寶如分享家長的試讀後感, 家長均認同能從書中教導小朋友很多德行方面的知識。她表示,書中有導讀,有助家長閱讀及教導子女時更有效。

回應社會需要

陳卓儒指,近年愈來愈多有關性方面的討論,例如同性戀、性別認同等問題,現在正是適當時候作推廣。王可欣提到,兩組書均提及男和女的角色,「外國有些地方容許小朋友可選擇做男或女生,若我們從小已教導子女透過自己去認識造物主,明白無論做男或女生都是天主的計劃,他們便不會對自己的性別感到困擾」。

陳卓儒表示,在幼稚園推廣書籍時,發現家長認為書籍能說出其心中所想,但要他們給小朋友解釋道理與生活有何關係時卻感到困難。他認為原因是家長未必能將以往所學的道理運用在育兒方面,而坊間亦較少出版從信仰角度看身體的書籍。所以該團體計劃除了翻譯多點書籍及撰寫相關文章外,還會舉辦多些有關育兒、德行方面的講座,從基本教理培育入手。(妤)

轉載自喜樂少年